隨著孩子慢慢長大
家長們發現孩子開始變得“不聽話”
?有時候會跟長輩頂嘴了
不愿意再事事聽從安排
經常一票否決爸媽的決定
動不動就有小情緒
......
很多爸爸媽媽都漸漸發現,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有主見,再也不像小時候那么容易管束了。對此,年輕的爸媽們感到有些束手無策,擔心孩子會不會是進入了叛逆期!
其實,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許多父母都會感到煩惱無窮,因為孩子大了,各種問題也會接踵而至。在這個階段來臨之前,作為父母,如果想通過高高在上的“權威”來迫使孩子聽話,那么,十有八九會使孩子的叛逆心理增強,因為時代在變化,孩子在成長,他們的叛逆始終是有根源的。而“關心、理解”,則是找到問題的根源,回答“怎么辦”的開始。
所以,面對成長中的孩子,就需要我們徹底放下“父母”的架子,重新拾回我們的童心,才能面對所謂的叛逆。因為“強權”解決不了問題,更無法撫慰孩子的叛逆。
父母該如何陪孩子順利走過叛逆期呢?
第一,要做好心理準備。對孩子的叛逆期,父母是否做好心理準備至關重要。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叛逆期的特點,不能正確對待他們的心理變化,就會與孩子硬碰硬,加劇親子沖突。要想家庭教育少些失敗多些成功,要想孩子的成長少些彎路多些坦途,父母不僅要愛孩子,更要理解孩子、懂孩子。一旦父母讀懂了孩子的心,認識到青春期出現逆反是正常的,不是孩子故意要與自己作對,而是孩子與父母對著干的態度,是孩子的“不聽話”。處理起來就會理智得多。
父母要認識到,逆反固然是讓人頭疼的一件事,卻又是必然的,是應當祝賀的事情,要以欣喜的態度歡迎它,從正面的、積極的角度看待它。只有這樣,父母才可以避免心理上的錯位——認為孩子逆反是挑戰自己的權威,是孩子不愛自己了,等等。有了正確的認知,才會有足夠的接納,才能在比較良好的心態下處理問題,結果才會比較令人滿意。
第二,應當對孩子放手。孩子的事情要多聽他們的意見,有時候不妨讓他們“當家做主”。雖然對于“一心為孩子”的父母來說,放手確實有一定難度,但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一定要努力克制自己“總想管一管”的沖動。其實孩子是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要把他們鍛煉和實踐的機會全都剝奪了。對孩子要多一些尊重與信任,允許他們“走自己的路”。
第三,給孩子朋友式的指導和陪伴。父母對孩子放手并不是什么都不管,更不是放任。十幾歲的孩子處在身心“劇烈動蕩”的時期,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父母也要及時施以援手,給孩子朋友式的指導和陪伴。朋友關系最基本的要素不是感情深厚,而是關系平等。做孩子的朋友,像對待成年人一樣與他們平等交流。孩子渴望得到幫助,而不是拒絕幫助——他們抗拒的是那種高高在上、指手畫腳式的幫助。既有身為前輩的引領,又有朋友式的陪伴和幫助,這是每一個少年對父母的期盼。
- 上一篇: 早戀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正確引導
- 下一篇: 真正決定一個人教養的并非家境,而是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