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排孩子的未來,他會走得比你遠
有些老傳統我特別深惡痛絕,除了男尊女卑,還有傳宗接代。
我有個高中同學,父親開酒店,本來是一家,后來做成連鎖,大家都羨慕不已,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富二代嗎!
我們畢業都削尖了腦袋找工作,他一畢業就直接進家族產業當CEO。他順利得讓大家都不愿意去打聽他的消息。
轉眼七八年過去了,所有的同學都在自己的領域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再次在同學群里遇到他時,得知他的酒店一直經營不善。為了賭氣,他離開了父親的公司,出來單干,他開了個飯店,每天早出晚歸,頭發大把大把地掉,還是迅速賠掉了近百萬。
也許他們商人覺得,這些挫折都是以后致富的必經之路,而他們家也有的是錢讓兒子這樣“鍛煉”。我卻認為,這幾年折騰下來,早已證明他不是搞經營的料。與其花十幾年的光陰去子承父業,還不如好好發展自己的強項。
記得當年他畫畫得特別好,總拿國家級獎項,若能堅持下去,說不定會成為優秀的插畫師。
有時候父母太出色,對孩子來講未必是好事。因為孩子總是會被默認為父母的接班人,而當他無力去承接的時候,人生就成了命中注定的落敗。
記得有一次看歌曲選秀節目,一個男生被淘汰后泣涕橫流,他說,他參加過無數次歌曲選秀大賽,就是要證明自己不比他那個當演員的父親差!他長這么大,總是有人對他說:“以后你要像你爸爸一樣?!彼肋h都有一個名字叫“某某的兒子”,他發誓一定能要讓大家改口叫他的大名,而且要讓大家稱他父親為“某某某的爸爸”。
何苦較這個勁呢?
父親是明星,孩子就必須是明星?父母是博士,孩子就一定要做博士后嗎?父母是精英,孩子就一定要是人才嗎?如果孩子不走父母的老路,他們苦心經營的家產,他們祖傳的榮耀就一定會被“敗光”嗎?
我小時候家住平房,鄰居是個中醫,醫術好得不得了,除了在醫科大學當教授,自己還開了家私人診所,每天門庭若市,預約號要排到幾個月后,他甚至可以用中藥調理癌癥,有很多高官都慕名前來問診。
他有個兒子,按理說,理應繼承父親的醫術,但是他對醫藥學毫無興趣,每天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玩游戲機。每天他家病人迎來送往,背景音樂都是他小臥室里的小霸王游戲機的聲音。大家都說,這孩子聰穎好學,成績也不錯,這么玩下去不是毀了嗎!何況守著神醫父親卻不傳承,簡直是暴殄天物。但是“神醫”說,他兒子不是學醫的料,有手藝還不如教他學生。這是親爹嗎?
過了幾年,我們都搬離了那里。十年后才偶然遇到,聽說那位哥哥不玩游戲機了,改玩電腦了,大學讀了個軟件專業,準備出國。從此那哥哥名聲里有多了個關鍵詞:敗家。
大家都說,“神醫”每天坐診,沒時間管孩子,媽媽又把孩子寵上天,所以就花錢送他出國去敗。
又過了快十年,也就是前不久,傳言發生了驚天逆轉。聽說那哥哥不回國了,因為他軟件精通,在澳大利亞技術移民,拿到了綠卡,他正準備接父母過去享受國外的好空氣。
成王敗寇。十幾年前“神醫”的話現在想起來就是金玉良言: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命脈的延續,他們是和你完全不同的人。你可以給他們愛,卻不能給他們你的想法。
總是聽到一些家長說:我已經想好了,以后讓孩子讀個什么什么專業,找個什么什么工作,討個什么樣的老婆……您怎么那么自信呢?您安排的路就是最適合他的路嗎?步您的后塵就是他最好的未來嗎?
我有個朋友,喜歡中文,大學報中文專業她父親死也不同意,說沒前途,她寧死不屈,非中文不報。畢了業,果然找不到工作,她父親一邊嘲笑她,一邊往她賬戶里打錢,她就用這些錢去全國各地旅游,后來,她給報社投稿,成了名旅游專欄作家?,F在她給各媒體寫稿,又開了公眾號,經營得如火如荼,月入一萬多。
而這些,都是她父親以及當年的她自己都無法預見的未來。
我也見過聽話的孩子。
有一個30多歲的年輕男子右手總是無故抽搐,怎么治也去不了根,后來到一位催眠師那里去咨詢,催眠師發現他一直聽從母親的安排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于是在催眠狀態下請他說:“對不起,媽媽,請讓我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边@個男人崩潰大哭,卻怎么也說不出這句話。
他因為孝敬媽媽,愛媽媽,想讓媽媽放心,卻一直壓抑自己內心真正的熱愛,這樣的結果真的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嗎?
有一天,我看到我的孩子在白紙上毫無章法地涂大色塊,我內心真的是焦灼的,我那么大的時候已經可以把小動物畫得很漂亮了,我已經對十以內的加減法駕輕就熟了,她怎么沒有長進呢?
后來我釋然了。
她不需要跟我一樣,更談不上超越我,她只是借由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更高級的靈魂,我所能做的就是在生活上照料她,看著她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那個樣子。如果她那樣畫感覺更自由,那么成不成形又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應該放下控制與安排,帶著好奇心去期待孩子將有一個怎樣的未來。就像現在年輕人教父母如何微信聊天一樣,更絢爛的未來,你無法想象的未來,其實終將由孩子,為我們打開。
- 上一篇: 最好的教養,是父母永不放棄自我成長
- 下一篇: 新學期開始,教孩子走好這三步,成績都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