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不理解,總是說我的孩子練練就行了,主要就是鍛煉身體,不想打比賽拿冠軍,也不想參加什么表演。
其實家長們并不理解教練們的良心用苦,他們也沒有看到參加孩子參加比賽或表演對于孩子的成長會帶來怎樣與眾不同的改變。
所以,在這里,小編想向家長們說說,讓孩子參加比賽或表演究竟意味著什么?
一、塑造參與意識、培養對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賽活動重在參與,孩子參與其中,就會為了提高成績而積極的準備,學藝上主動積極,從而培養孩子的做事積極主動的性格。
二、塑造競爭意識
比賽就有競爭,通過競爭找到差距,培養競爭意識,找到差距、不足,促進學習。
三、塑造勇敢的個性,排除恐懼害怕,解放天性
比賽活動是有舞臺的,讓孩子站在萬人中央,面對不同的眼神、表情,鍛煉勇敢的心理,逐漸戰勝內心的恐懼。
讓孩子平時的天性在眾目睽睽之下得到解放,培養孩子將來敢于面對公眾,坦然鎮靜的成熟心態!
四、挫折教育的最好方法
對孩子適當進行挫折教育,能加強孩子成長后面對人生挫折的心態和自理方法,比賽本身就有高低之分,
在比賽活動中,成績不理想的、發揮出錯的,本身水平存在差異的,讓孩子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失敗!以激勵面對失敗后,重新再來,不屈不撓的頑強個性!
五、學會欣賞,排除嫉妒心理
比賽過程中,優秀的別人,要讓孩子學會欣賞,懂的欣賞的目的是對美好事物和人的理解,技不如人是可以的,但不要嫉妒,不要內心有失落感!
培養出孩子健康的心性,寬廣的胸懷,不要產生嫉妒性心理,成長后作一個大度、善于理解人的人。
六、尋找不足,保持發揚優秀的一面
比賽過程中,是相互學習交流的過程,即使再好的成績也有不足之處,讓孩子知道自己不足之處,知道自己優秀的地方,不足的要改進,不要找借口,優秀的一面要讓孩子保持,逐步完善,實現完美,以此教育孩子戒驕戒躁、永無止境的事物規律。
七、鼓勵與分享,讓孩子得到肯定,塑造自信
體育教育本身是素質教育,參與各類大型比賽和活動是一種基于體育活動的鍛煉方法,從中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或改變,
孩子的身心與思想,音樂會令孩子人格高尚,舞蹈會孩子美麗健康,戲劇表演會使孩子情感豐富,學習藝術的孩子比死讀書的孩子的眼神明顯不一樣,充滿靈性、充滿想象。
多次參與活動的孩子,明顯比少于參與的孩子不同,舞臺上自信的眼神、鎮靜的內心、坦然的表情,都是多次鍛煉出的結果。
這也是素質教育的結果,塑造出了完美的身心會伴隨孩子健康的成長,為孩子的發展前途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上一篇: 斯坦福實驗:"表揚孩子"與"鼓勵孩子"差別有多大
- 下一篇: 家長和學生應該知道的避雷知識